10月26日至2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山东大学主办,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民俗研究》编辑部、《节日研究》编辑部、《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协办, 旨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内在逻辑、当代价值等问题予以深入探讨。
26号上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白山,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主任与首席专家、《文史哲》杂志名誉主编王学典等出席并致辞。山东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晓琳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相关高校、科研单位与媒体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王君松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建校历史、办学理念、发展状况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山东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战略,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规划了“中国古典学术”学科群,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地位,取得了突出成绩。希望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全体研究人员,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贡献聪明才智、展示山大担当。
王学典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及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非凡价值。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未来将依托山东大学与儒学高等研究院深厚的学术底蕴,充分释放与发挥科研潜力,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挖掘与研究。他认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新时代新征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稳定,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白山在发言中指出,山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更是儒家思想的起源地。近年来,山东省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引领民族工作的核心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栖息地、促进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携手各民族共同迈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山东要展现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陈晓嫚对山东的文化底蕴与山东大学的办学成就给予了极高赞誉。她指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灵魂与根脉作用。希望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与指引下,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针,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内在机理与理论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魂,产出更多优秀的理论研究与智库成果,助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随后的主旨发言环节由王学典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彭勇教授、湖北民族大学谭志满教授作为与谈人进行评述。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指出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是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此外人类文明的跃升离不开人性对动物性、生物性、兽性的超越。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人类学与社会学学院麻国庆教授提出,走廊和通道是认识中华文明延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场域,也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区域。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黄永林教授,结合今年国庆假期全国非遗旅游活动实际,探讨了非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独特价值和作用。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教授认为,在民族地区所修建起来的桥梁,拓宽了民族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通道,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标志,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的起点。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王芬教授,总结了以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梳理了中华大地远古文化从多元演进并最终走向一统的六大阶段。
26号下午,第一场专题研讨由新疆大学教授吴轶群主持,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作为与谈人进行评述。吉林大学教授宝成关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点思索,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共同体意识之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之魂、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血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彭勇从制度史视角关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做了具体梳理。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詹娜以辽宁丹东的旅游发展为例,指出当地各民族的口头叙事隐蕴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观念和深远的精神根源,其讲述与传承、内质与意义发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铸具有重要价值。东南大学教授季中扬提出中华文化的审美性是多民族共享性的重要前提,要以审美文化形象的力量促进中华文化认同。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潘斌提出传统礼俗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山东大学教授王成认为,羁縻治边模式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我形塑的基本方式,也是“大一统观念”和“华夷观念”的政治实践模式。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张多勇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麻国庆作为与谈人进行评述。山西大学教授段友文探讨了黄帝神话的内在意蕴,认为黄帝神话折射出中华民族诸多本源性的心理表象与文化特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人民的文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熊威认为“夷夏同源”神话塑造了一个基于神圣起源的文化共同体,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与整合性。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李生柱系统梳理了夷夏互根的表现形态、运作逻辑,认为重思夷夏及其关系有利于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在地化生成过程。山东大学副研究员李富强认为,天下、大一统与教化这三个原创性与标识性概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儒家思想资源。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以鲁班传说为例,探讨了鲁班等显性文化象征符号的建构与存续,既是传统中国文化政治的下行渠道,亦是民众贴近国家政治、建构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27号上午,第三场专题研讨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树国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山西大学教授段友文作为与谈人进行评述。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提出,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阐释了如何从精神信仰、民间文艺与民俗生活两个角度,在日用而不觉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大学教授曾振宇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为今人奠定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探讨了传统儒家思想对于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功用与意义。山东大学副研究员蒲业虹认为孟子性善思想与教化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深层影响。山东大学副教授李海涛从中国化佛教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山东大学副教授林海聪从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角度出发,讨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化路径。
第四场专题研讨由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潘斌主持,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作为与谈人进行评述。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提出,黄帝神性的不断衍化,促使其成为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始祖,催生了中华文化共同意识的形成。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张多勇,梳理了历史上党项及西夏对华夏文化认同、离异、回归及共创华夏的历史过程。新疆大学教授吴轶群,以清代绘制的西域民族图志为例,分析了清王朝“大一统”理念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树国,梳理了清代青州驻防八旗从“旗民分治”到“旗民一体”融合共治的演变过程。山东大学教授龙圣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教授,代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向拨冗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达了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能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紧密合作,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