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 3月27日 星期一 济南
枣庄道观
滕州伏羲庙

01

滕州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枣庄滕州大坞镇染山山脚下,老官道西侧,古称染山人祖庙。2023年取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对外开放。

伏羲庙所在的山脉是凫山山脉最南段的一段,相传是一条白龙幻化而成,而王母娘娘曾在此济度众生。附近白龙山上实存的王母娘娘洞至今尚在。其龙首就是这座三百三十六米高的大山,龙腰在伏羲庙附近的染山,至今有个村子就叫老龙腰,而龙尾则绵延到了西面的微山湖了。

03

每当夕阳西下,晴空万里的时候,远远望去赫然一条白色的巨龙卧在那里,非常有气势,起伏的山峦化为龙鳞,气势磅礴异常威猛,由著名的小龙河为伴,相得益彰。









根据文献、唐碑碑文和现存二殿石柱建殿年代及庙基发掘文物分析,伏羲庙始建于东汉后期,现仅存二殿。


这是一座古老的灰色建筑,由于经年失修,已破烂不堪,这是仅存的原染山庙二殿,已不复当年那气势宏伟、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染山庙。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原庙的遗址,大殿、三殿的石头地基还在,原先栽植的柏树仍存20余株,现郁郁葱葱。相传原滕县峄庄乡池头集村北染山下的伏羲庙俗称作人祖庙,伏羲氏不仅在这里生活过,而且还在历次不远的八卦山上画过八卦,创作了河图、洛书,墨子在染山伏羲庙庙前作《墨子.所染》的时候,伏羲庙的香火很旺盛。达到了“千里奉祀”的场面。此言有夸,但说明了祭祀人祖在那个时代是无比隆重的。















染山庙初建于汉代,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香火经久不息,并经历数次整修,其中在唐、明时期的整修都有铭文记载,其中有一块唐碑上书"唐朝二次蔚迟敬德监工"字样的石碑,现存放于滕州市博物馆,在房内的石柱上还可清晰地辨认出"兖州府鱼台县池头村某某修"等字样。










据明志记,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3年)重修,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90年)再修,乡进士赵大钧有云:"染山之祠其兴久矣,推其所自,盖其西20里有伏羲,画卦山在焉,官为建祠,千里奉事。"据《齐乘》记,此祠专祀伏羲,明时殿为二层,前祀伏羲,又增祀神农黄帝二帝,后殿祀帝像,呼为人祖。


旧志云:"伏羲氏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伏羲同母娣曰女娲氏,生而神灵,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媒,继太昊治天下而为女皇,其礼以玄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之。"当年庙观东西有40米宽,南北70多米长,共分三个殿,第一个殿叫大殿,大殿横匾上书写着"开天立地"几个大字。里面供奉着人文始祖伏羲,山神、土地分列两旁,二殿、三殿供奉着人母娘娘(女娲)、王母娘娘、火神、财神、阎王、华佗等神像,庙观全为歇山斗拱结构,金碧辉煌。



染山庙又叫爷娘庙,每年的阴历三月三和十月初一是爷娘庙会,游客多达万人,覆盖延伸方圆200多里路,现在的池头集会就由原来的爷娘庙会延续而来,如今的伏羲庙经过修复,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华光,让华夏民族龙族血脉的传承得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