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侯信瑞道长
《道德经》是一部“万经之王”,从古到今,给予人类无穷的智慧,是一座巨型宝藏,内容广涉宇宙观、人生观、文学艺术、象征符号、修持法门等诸多领域。尤其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无比现实和非常深远的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道教界面对新形势,如何在认识上有新境界,顺应新发展,坚定信仰,在修行上有新作为?
其实在二千多年前,太上就非常具体的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了。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太上说,我非常谨慎地守护住它,我不会失掉它,长期的保持住这三个宝贝就可以了。就像我们打坐一样,真正的打坐,必须要安神固形,反照自己,不加任何冥想,排除杂念纷扰,才能凝神—固精—养气。
太上老子是最早提出来的“三宝”,儒家孔子向太上老子问道后也提出三宝:“知、仁、勇”。后来佛教开始仿效中国文化,把佛、法、僧也称为三宝。“三宝”这个名词都是借用我们太上老子的,不过借久了就不归还,直用到如今。太上也不算利息,就让他们用了。近代英国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华文明之精髓,保存在儒道佛三家,其中,佛教是外来文化,儒家根源在于道家。中国如果没有道家、道教思想,就像一棵烂掉了根的大树。”所以“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只有中华文明还在保留并且演进着。
太上要求我们的,要把这三件宝贝“持而保之”,谁拿到谁就受益匪浅,能够把握得住,就可以得到保佑,那就功德无量。“功德无量”这句话最早出在《尚书》中,后来佛家又借用了,也是久借而不归;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像“方丈”一词,源于我们道教中,讲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庄子·天下篇》中讲:“方,道也;《大戴礼记· 本命》:“丈,长也。”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佛教也借去用了,借来就“持而保之”。
我们要心中持守住太上老君的这三个宝贝,哪三个宝贝呢?
这第一宝贝就是“慈”
慈是对万事万物的慈爱之心,是万善之根本,是“道”的直接体现,其他两个法宝都是围绕慈推演出来的。“慈”就是我们立身行道之本。“慈”不是小仁小义,而是天下之大道。“慈”从“道”而来,因为“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慈爱都是温暖、甜蜜、沉静、圣洁、无私、无惧的。
我们修行者还没修成长生、修成仙,那就要从“道”的这种慈爱开始好好学起。“道”的慈爱是没有等差的,不分贵贱、好坏、美丑。在我们修行路上不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离开了人我们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弘扬道法。所以就要与人相处,这就有了人网。(第73章)太上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个“天网”不单单是指法网,而是指一个很大很大的“道”之网,用到人网上,那就是“人网恢恢,疏而不失”。我们根本就离不开这个网,从出生就有父母,上学有同学,修行路上有道友、有居士善信。到哪里去哪里都有一张人网。我们怎么才能织好张张网呢?那就要靠慈爱去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五脏之间都要达到和谐。慈心于物,慈心于人。在人与人相处时,应不计得失,不与人结怨,我们现在看有多少人肯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呢?一出问题就找别人的原因,怨这怨那,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其实就是标榜自己最好,这就是自私自利,也是一种恶,恶定会得到恶报的。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道德经》79章)。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有了怨恨,就应尽量化解。然而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残余的怨恨,因而调解怨恨不是彻底解决的最好的办法。那么,怎样做才是彻底解决怨恨的最好办法呢?那就是以真诚的慈爱心待人。太上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道德经》49章)。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做了,就可以“德善”了,得到了善,也就得道了。当然有时与人为善并不总是能够被人理解。太上老子主张,当自己的善心被人误解而受到委屈时,应该忍辱负重,要像虚旷的山谷一样,默默地包容承担一切。把个人的得失、荣辱、恩怨置之度外。其次要报怨以德。“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别人做了有损于我的事,我不但不计较,不报复,反而以德相报,从而把怨恨消解于萌芽之中。太上老子的这种博大的慈爱之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因而可以称为“给予的道德”,不求回报,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必定受到社会的尊重,神明的佑护。它真正体现了大道的精髓。
“慈故能勇”,学会了慈就懂得了道,有了慈爱宽容的胸怀,我们对每一个人都会去尊重,对每一样东西都会去珍惜,以慈爱心珍惜万物,珍惜生命,去恶扬善、正心求道,这就是天道的反映,当你真正具足慈爱心的时候,你就具足真正的勇敢——无惧无畏无私无我的大勇,因为你的一切行为会符合天道,因而必会得天道的庇佑,这也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所在。
邱祖在七十余岁高龄,就在我们山东出发,历尽艰辛西行三万余里,去中亚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救了多少生灵;历史上的慈爱曾有过无数次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这都是慈爱精神的大爆发。
第二个宝贝是“俭”
俭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活中的勤俭节约,而应该理解为合理的利用一切资源,爱惜物力、人力、时间、身体等,方方面面都要去节俭。都不要频繁重复、不浪费、不透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欲望确是无止境的。要积攒不容易,要透支非常的快,那是自取灭亡之术。前一段,忘记关空调就值殿了,其实这就是恶了,抓紧去恶从善。学好这一宝,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不然这件宝贝就丢了。我后来反思了好久,自己在问自己,我们是在安定中求进步,还是在进步中求安定呢?本末不能倒置,必须依道而行,要在安定中求进步。我们看看所有的动物,从早到晚,都在那里不停的的吃东西。他们为了找东西吃,就为了生存而已,他们没有什么生活。那我们人类,花在吃东西的时间最短,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干什么?就是要我们来修道的。我们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做到有一天,我们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教化的能量,那就离道很近了,就可以去弘扬道法了。我们修行人,更应该看明白这些。
一个人如果多私多欲,就无法独处,享受不了静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然后更痛苦,最后精枯气散神无,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现在社会科技高速发达,带给我们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无法控制欲望的人们,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过去都没有钱的时候,人们会拼命去赚钱吗?根本没什么钱可赚,赚什么?钱是好东西,让我们方便,但是钱一发明之后,我们就变成了钱的奴隶了,一辈子,不什么,就为钱而活,一直到死,满脑子都是钱,这还叫人吗?这已经是钱的奴隶了,人已变成了欲望的奴隶,情绪的傀儡,这还叫生活吗?为了生存,赚钱不是错,但是赚钱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而已,钱只是帮助我们人生之道的。比如静坐,一个人如果多私多欲,就无法独处,享受不了静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然后更痛苦,最后精枯气散神无,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我们修行者是在安定中求进步,还是在进步中求安定呢?我们必须要依道而行,如果把进步放到重要上去,你怎么能会安定下来呢,本末不能倒置,所以在新时代如此安定的环境中去求进步,熟读经典,去掉恶习,提升自己的智慧、锤炼自己的德能、增长自己的道行,才能真正作为修行者的道路。做到有一天,我们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教化的能量,那就离道很近了,才可以去准备弘扬道法了。
第三个宝贝“不敢为天下先”
就是谦虚,谦让、处下、低调不争。“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敢”,绝不是胆小怕事、过于谨慎和消极退让的意思,而是一种大智慧。在我们修行路上不要自以为是,因为受每个人差异的制约(如社会经历、家庭环境、个人禀赋和修养、身份和地位等)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标准和个人认识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审视自己的认识与现实及别人的看法有何不同,要懂得根据现实吸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能没主见,也不能任意扩大,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与人审慎沟通尽量达成一致,要使自己的认识不违背修行之道的标准。如果自以为是,好事不但不能付诸实施,还会招来误解和麻烦,只有不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彰显,不自高自傲的人才能成功。所以人应当自谦,需要心态平和,胸襟豁达。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所以惶惶乎不敢称先。
懂得谦让,对修身处世悟道都是大智慧。《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地山谦,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卦象,上面是坤卦,就是大地;下面是艮卦,就是大山。山在地下,表示不显露自己,也就是谦下。这就是谦卦之象。概括地说,谦虚是为了顺利前进。《彖辞》说:谦卑,则亨通。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使世界充满光明。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自然循环演化。天的原则是亏损那盈满的,培补那虚缺的。地的原则是侵蚀那盈满的,增益那卑微的。鬼神的原则是侵害那盈满的,降福于谦虚的。人的原则是疾恨那盈满的,喜欢那谦逊的。谦虑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这是谦虚者获得善报的原因。谦卦中的六爻,个个都是大吉大利的。我们为什么不谦下呢?
太上老子说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22章),用来说明“益谦不争”的道理。只是要人谦卑以自持,不要老想着与人相争。这是一种生活的经验、处世的智慧。老子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都可能遇到种种困难险阻。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采取委曲谦退的方法,首先要保存自己,静观待变。一旦时机成熟,再去采取行动,所谓“动善时”是也。那么,具体要怎么去做呢?太上老子说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加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加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而功劳不会失去;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保持长久。做到这“四不”,基本上就做到了谦下之道。
谦下之道还是高超的用人之道,太上老子所谓“善用人者为之下”(《道德经》68章),就是要领导要用谦下的态度礼贤下士。一个身份尊贵的人肯放下架子,谦下的对待别人,而没有傲慢习气,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超的用人技巧。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27章),太上老子说,只要心怀慈心,世上没有无用之才,没有无用之物。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惨败。“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而刘邦在谈到他能“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时说,在战略部署、战略指挥上我比不上张子房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后勤管理、保证供给方面,我比不上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在“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作战能力上,我比不上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这体现了刘邦的为人正如太上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33章)。他清楚地了解别人之所长,所以他是聪明人;他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之所短,所以他又是明白人。
接着刘邦讲了他所以得胜的根本原因:“此三子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引文同前)。他首先肯定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间豪杰,关键在于“吾能用之”,这正说明刘邦在识才用才方面比项羽更胜一筹。刘邦敢于并善于启用比自己在某些方面更高明的人才为其所用,在今天全国上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确实令人深思。
孔子标榜的圣贤楷模周公旦,就是这样的一个谦下待人、毫无傲慢习气的典范。历史上不乏这种礼贤下士,善用人者为之下的事例,最著名的莫过于三请诸葛亮了。这就是太上老子所谓“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典范。
谦下之道也是治国安邦之道。朱元璋在元末群雄并起之时,采纳谋士朱升的建议,用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不去争先,采取谦下的态度,最终夺取了天下。毛泽东也借用了这九字方针,改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而在建国初期复杂凶险的国际环境中争取到了稳步发展的局势。直到今天,我们国家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结盟”的主张。这都是“不敢为天下先”的智慧。
太上的这三宝,是教我们寻找自我,自然无为的慈爱众生,虚明如镜的观照万物,柔弱不争的谦让。不是谈吐方面的礼仪表现,而是冷静分析现有自己的修行程度,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客观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正确的位置,把握自己。时时观察、反省自己,磨掉冲动和欲望,磨出聪明和睿智。这才是我们修行者立身行道之根本,才能认清我们真正应该走的道途,才能提升自己的智慧、锤炼自己的德能、增长自己的道行。有如此之心,恒久修持,才能在新时代下真正的去弘扬道法!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如果失去这三样宝贝,那我们就会:“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作者为日照龙神庙住持